9月26日,雀兒山隧道正式通車。其美多吉駕駛著郵車,作為社會運輸車輛頭車,從德格方向第一個駛出剛剛開通的雀兒山隧道,開往甘孜縣。
雪線郵路郵運員堅守崗位駕駛郵車行進在茫茫大雪中。
63年來,在這條最危險的雪線郵路上,郵車駕駛員們不畏艱險駕駛著郵車每天穿梭其上,忠實履行著郵政普遍服務。
穿越“雪線郵路”是怎樣的體驗?記者獨家揭秘高原信使背后的故事。
吉美多吉在德格縣交接點與西藏昌都開來的郵車交接郵件
路遇雪崩 1公里走了兩天兩夜
逾越雪線之上用生命和熱血貫通的川藏郵路,從1954年12月川藏公路開通至今,已延續(xù)了整整63年,是全國唯一一條不通火車的一級干線汽車郵路。
這條郵路因氣候多變、地形復雜、平均海拔在3500米雪線以上,被人們賦予“雪線郵路”之稱。蜿蜒崎嶇的“雪線郵路”,就是其美多吉和他的團隊每天“戰(zhàn)斗”的地方。
最小的24歲,最大的54歲,平均年齡超過40歲,8個黝黑健壯的康巴漢子組成了這支雪線信使隊伍。身為班組長的其美多吉帶頭挑重擔,承擔了其中最艱險的甘孜—德格段的郵運任務。“川藏第一險”——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就是這段郵路的必經(jīng)之地。
懸崖、飛石、道路結冰、泥石流、雪崩……在探險者眼里雄偉壯麗的雀兒山,在其美多吉的眼里卻是險象環(huán)生。然而28年來,其美多吉每個月卻至少要開著郵車翻越20次這有著“鬼門關”之稱的川藏線上最危險的路段,用生命護送每一份郵件。
有一年的2月3日,在雀兒山四、五道班交界處,正在執(zhí)行郵運任務的其美多吉和押運員鄧珠遇到了雪崩,道路被積雪完全阻斷,郵車進退兩難。“再難都要往前走,一定要把郵件安全送到。”又冷又餓的其美多吉和鄧珠,咬牙堅持,用簡陋的水桶、鐵鏟等工具一點一點鏟雪,一米一米地向著目的地慢慢移動,1公里左右的距離卻足足走了兩天兩夜。
除了惡劣的工作條件和頻發(fā)的自然災害,郵運車隊成員還可能遭遇歹徒襲擊、搶劫等突發(fā)事件,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7月的一個晚上,其美多吉在國道318線雅安市天全縣境內(nèi),就遭遇了一伙12人的搶劫團伙。歹徒手持砍刀、鐵棒等兇器,將郵車團團圍住,瘋狂打砸車門。
“大件不離人,小件不離身”,這是管理機要郵件的特別規(guī)定。在每一車郵件中,都有一個貼有兩根紅色豎條的特別郵袋,里面裝正是機要郵件。而在其美多吉的心里,那是比自己生命還珍貴的東西。
“要打就打我,不準砸郵車!”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其美多吉毫不猶豫,立馬攔在郵車前面,用血肉之軀保護郵車和郵件。臉上、頭部、手臂、大腿……其美多吉幾乎全身上下都是傷,僅刀口就有17處。
吉人自有天相,滿身是血、生命垂危的其美多吉經(jīng)過搶救,堅強地挺了過來。“如果郵件追不回,自己真的沒臉再當郵運人了。”住院治療期間,其美多吉還一直掛心郵件,幸而最終郵件被全部追回。
然而,其美多吉的左手、左腳經(jīng)絡卻萎縮僵硬,無法再承擔郵運工作。為此,其美多吉郁郁寡歡。但他并不放棄,為了重返郵路,他積極治療,歷經(jīng)苦楚,經(jīng)過1年多的努力,終于回到了自己熱愛的郵運崗位。時隔多年,在其美多吉的右臉頰上,還可以看到一道十分顯眼的刀疤,那是英雄的勛章。
9月26日,雀兒山隧道已正式通車,郵車不必再繞行2個多小時的危險山路,只需10來分鐘就可以穿過雀兒山,郵員們的安全也得到了極大保障。
其美多吉駕駛郵車駛過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埡口。
遇危險路段 干脆坐上駕駛室?guī)推渌緳C開車
在這段常年嚴寒的雪線郵路上,其美多吉是大家公認的“熱心人”。
雀兒山路段每10公里就有一班養(yǎng)路工人,山高路險,回家極其不便。以前,在網(wǎng)絡支付還不發(fā)達的時候,其美多吉就經(jīng)常幫養(yǎng)路工人們帶工資回家,現(xiàn)在就幫著帶些信件、生活用品等小東西,雖不貴重,卻飽含情誼。
鬼招手、老虎嘴、大風口、石門坎……這些都是雀兒山的別名,“車過雀兒山,如闖鬼門關”正是對雀兒山的真實寫照,其艱險程度可見一斑。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更是“風攪雪”的季節(jié),加之雀兒山路況復雜,司機被困時有發(fā)生。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其美多吉就自動化身為義務“交警”,教司機們安裝防滑鏈,給他們傳授經(jīng)驗,有時干脆爬上駕駛室,幫他們把車開出最危險的路段。
2008年3月的一天,就有一隊正在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軍車被困在了老虎嘴的陡坡上,帶隊的是一名旅長。時間緊迫,部隊任務耽誤不得,恰好路過的其美多吉在了解情況后,二話沒說,快步爬上最前面的軍車,發(fā)動引擎,將軍車安全開上了100多米遠的陡坡,然后返回繼續(xù)開下一輛……如此往返,耗時一個多小時,20多輛軍車全部順利離開了雀兒山。
還有一次,其美多吉在執(zhí)行郵運任務途徑雀兒山時,看見前方路面有個坑,為了確保駕駛安全,其美多吉立馬下車查看。冒雪徒步到達后,卻發(fā)現(xiàn)雪地上躺著一個人,嘴唇已凍得發(fā)紫,話都說不出,只艱難地動了一下手。
其美多吉趕緊脫下自己身上穿的皮大衣將人緊緊裹住,并立馬抱進車內(nèi),然后往德格縣醫(yī)院飛速趕去。掛號、找醫(yī)生,直到確認他無礙,才放心離開。“感謝好人吶,要不是碰上你,我這把骨頭就扔在雀兒山上了!”事后,被救之人雙眼含淚動情地說。
熱心助人的其美多吉還不忘叮囑后輩,希望他們能傳承先輩傳統(tǒng)。“老郵運駕駛員們保持著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我們不能把它砸了。”這是其美多吉經(jīng)常對徒弟絡絨牛擁說的話。
吉美多吉出班前與妻子道別。
鐵漢也有柔情 春節(jié)難陪家人內(nèi)心愧疚
其美多吉是一名“鐵漢”,卻也有“柔情”。對26歲的洛絨牛擁來說,其美多吉是師傅,更是一位“父親”。“在工作上,師傅要求嚴格,對我很嚴厲。在平時生活中卻很關照我,每次出車,都會為我準備食物。”談到其美多吉,洛絨牛擁眼里滿是尊敬。
其美多吉也對洛絨牛擁這個憨厚踏實的徒弟寄予厚望,“我也快要退休了,要盡快把牛擁帶出來,好讓他把川藏郵路的郵運工作接力下去。”其美多吉笑著說到。
澤仁曲西輕輕拍打著丈夫其美多吉后背上的塵土,踮腳遞上準備好的茶杯和吃食,目送丈夫踏上郵車……
已經(jīng)記不清是第幾次送行,只是妻子為出班的郵車駕駛員送行,慢慢地已成為了雪線郵路上的一種默契。其美多吉看到了妻子眼中的不舍和擔憂,但為了自己熱愛的郵運工作和肩上的責任,他選擇了忽視。
28年來,一直奔波在郵路上的其美多吉心里覺得最虧欠的就是自己的妻兒。每年春節(jié)都是家家戶戶團員的日子,作為郵運員的其美多吉卻開著郵車行駛在郵路上,不能回家和家人團聚,28年來其美多吉陪家人一起過年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今年春節(jié),不出車的其美多吉仍堅守在單位值班,本打算到成都過年的家人,為了一家人團聚,選擇留下來陪著他一起在甘孜過年。
“不管在哪里過年,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最重要,郵運工作很重要不能停,那我們就陪著爸爸一起過新年。”其美多吉的小兒子扎西澤翁說。妻兒的理解和支持讓其美多吉內(nèi)心越發(fā)愧疚,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做好郵運工作的決心,用一份份完美的工作答卷回報家人的無私付出。
其美多吉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也影響了小兒子扎西澤翁。今年24歲的扎西澤翁,也是一名郵政工作人員,和父親其美多吉是一對郵運戰(zhàn)線的“父子兵”。已從業(yè)4年的扎西澤翁主要負責車輛調度、年檢和維修以及車輛日常維護。“阿爸在我心中很了不起。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扎西澤翁說。
去年,扎西澤翁娶了媳婦,其美多吉也抱上了孫子,這個家庭更加圓滿了,其美多吉倍感欣慰。
今年8月31日,感動無數(shù)人的其美多吉繼7月榮登“四川好人榜”后,又榮登“中國好人榜”,成為四川郵政首次獲此殊榮的員工。
“新的榮譽,新的起點,我將不忘初心,踏踏實實干好工作……”54歲的其美多吉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