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湿又滑的粉嫩18p国产,久久久久久精品观看对白离婚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高清在线国产午夜网站

阿若康巴,隨風穿過你的野心——甘孜行紀之二十三

T-
T+
評論 收藏打印
作者: 尼瑪嘉措發(fā)布時間: 2017-12-08 15:51:01來源: 中國西藏網(wǎng)


圖為康巴漢子的婚禮盛裝 攝影:摩梵老尹

  在表達康巴人生活態(tài)度的歌曲中,我認為只有兩首歌最為經(jīng)典。一首是村根演唱的《阿若康巴》,那些年他漂泊瑞士的時候,我們在蘇黎世見過一面,“康巴人要遠行,一雙皮靴就是我最好的駿馬,我的身軀如潔白塵土,不知隨風飄往何處”。另一首是亞東演繹的《康巴漢子》,幾乎藏區(qū)所有的男人都能唱上兩句,“胸膛是野心和愛的草原,任隨女人恨我自由飛翔,血管里響著馬蹄的聲音,眼里是圣潔的太陽,當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時候,世界就在手上”。

  一般概念上的康巴地區(qū),指西藏昌都、青海玉樹、云南迪慶、四川甘孜。而甘孜處在四省區(qū)交界處,背靠青藏高原,面向四川盆地,演唱這兩首康巴歌曲的歌手又都是甘孜人,一個石渠縣,一個德格縣。從這個意義上說,把甘孜稱作康巴的核心區(qū)恐怕也不為過。


圖為康巴漢子的賽車

  高原上的行走最有力量。這兩年我圍繞著甘孜,從四面八方穿行在這片康巴漢子縱橫馳騁的土地上。細細算來,通往圣潔甘孜的大道竟然有12條之多。從西藏的昌都,云南的迪慶,青海的玉樹、果洛,四川的雅安、阿壩、涼山,每個方向大體各有2條主要通道。


圖為建設(shè)中的雅康高速二郎山段

  從雅安市到甘孜州有兩條大道。一條是國道318線,從天全翻越二郎山到瀘定,可以稱之為“經(jīng)典大道”,通常被驢友們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這條大道的基本走向是川藏茶馬古道。二郎山只有3437米,海拔并不高,但因一首《歌唱二郎山》而聞名。“二郎山高萬丈,古樹荒草遍山野,巨石滿上崗,羊腸小道難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擋”。上世紀50年代,解放軍進軍西藏時,十八軍開山劈路,以每公里7名軍人獻出生命的代價修筑了二郎山路段。雖然時過境遷,但英雄主義的旋律還在二郎山上回蕩,交通條件也大為改善。明年,川藏高速公路就會從雅安通到康定,一條長約13公里的隧道已經(jīng)貫通二郎山,我們提前試走了一次,感受到了快捷和安全。這樣,從成都到康定全程高速公路有276公里,只需要3個多小時。將來沿這條線路建設(shè)川藏鐵路,從成都到拉薩只要13個小時,在青藏高原也可以實現(xiàn)列車的朝發(fā)夕至。


圖為老馬家的“時雨蘇民”匾

  過去的茶馬古道,一般是指從雅安到漢源翻過飛越嶺到瀘定的主道,緊鄰二郎山的南坡。一個月前我到飛越嶺下的華林坪村探訪,聽村民說這條古道已經(jīng)基本廢棄了,但當年背夫的拄杖戳在青石板上的坑坑點點仍清晰可見。華林坪是古道上一個很重要的驛站,目前村子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格局。在村頭有一座保存較為完好的千戶署,老馬一家的祖上從道光年間就在此居住。我們?nèi)ニ以L問的時候,他正在收拾老屋并準備開設(shè)一間鄉(xiāng)村客棧。沒想到他家里竟然保存了乾隆、道光、咸豐年間的多塊牌匾,他給我們展示了其中的寫有“時雨蘇民”“慎始慎終”等牌匾,十分珍貴。在老馬家后面的山坡上,當年毛澤東跨過瀘定橋時曾經(jīng)在此短暫休息,隨后率領(lǐng)紅軍開始了爬雪山過草地的征程。


圖為靜靜的安順場渡口

  從華林坪盤山而下約七、八公里,就來到了大渡河邊的沈村,秦漢時期即在此地設(shè)置郡縣,明清年間設(shè)有沈邊土司。從雅安的石棉縣沿大渡河溯流而上,經(jīng)安順場、磨西鎮(zhèn)、沈村,就可到達瀘定。這是當年紅軍千難萬險走過的地方,可以稱之為“紅色大道”。當年搶占瀘定橋的紅軍,帶著戰(zhàn)斗武器,沿著懸崖峭壁摸黑行軍,還有敵軍的重重阻擾,24小時急行軍240里,創(chuàng)造了難以想象的奇跡,不知今天參加四姑娘山越野挑戰(zhàn)賽和稻城亞丁天空跑的選手們能否做到。


圖為流經(jīng)達日縣的黃河

  從阿壩州到甘孜州也有兩條大道。一條是國道317線,從金川觀音橋經(jīng)壤塘到色達,可以稱之為“金色大道”。連接阿壩和甘孜的色曲河在藏語中本就是“金色河流”的意思,而且這一路陽光燦爛、金光閃閃,理縣畢棚溝、米亞羅的金色秋葉,甘孜絨巴岔的金色農(nóng)田,德格馬尼干戈的金色草原,代表了高原山地、農(nóng)區(qū)、草場的三種金色樣式。雖然國道317線的車流、人流不算擁擠,沒有318線那么火爆,但這條線上的歷史文化卻更為厚重。金川的觀音廟與拉薩大昭寺、康定塔公寺一樣,是藏區(qū)信教群眾的圣地。一座德格印經(jīng)院就足以占據(jù)藏族文化遺產(chǎn)的高地。我自己也是用了近20年時間,前前后后走了近20次,終于在今年補齊了觀音橋、雀兒山、江達縣等三截從未走過的路段,完成了整個317線從成都到拉薩的全線貫通。


圖為金川觀音廟的四臂觀音

  還有一條從汶川經(jīng)小金到丹巴的路,可以稱之為“熊貓大道”。這里是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和遷徙地,臥龍自然保護區(qū)就在這條線路上。原來以為大熊貓離我們很遙遠,一次意外的旅行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地處邛崍山脈,其實就在都江堰的后面。目前正在規(guī)劃建設(shè)大熊貓國家公園,僅在這個區(qū)域內(nèi)就有近1000只大熊貓在活動,彌足珍貴。


圖為臥龍自然與地震博物館

  青海省到甘孜州有兩條大道,一條從玉樹州的稱多到石渠,一條從果洛州的班瑪?shù)缴_,可以稱之為“格薩爾大道”。雖然青藏高原到處都有格薩爾的傳唱,但甘孜、玉樹、果洛是格薩爾傳說和遺跡最集中的地方,一段時間這幾個地方還為哪里是格薩爾的故鄉(xiāng)、哪里是格薩爾的戰(zhàn)場爭得不可開交。在色達格薩爾博物館參觀時,我看到一幅巨大的珠姆王妃畫像,陪同我們參觀的澤娜措女士說,珠姆的故鄉(xiāng)就是色達。我說,前些日子從西寧回來時路經(jīng)果洛的達日縣,當?shù)厝苏f珠姆是達日人,我們在縣城西邊的草地上還看到了一尊高大的珠姆王妃雕塑。澤娜措辯解道,你從這幅畫像上看,珠姆的輪廓和線條多像我們色達的美女啊。我本想爭辯,你們色達的畫家肯定依照你們當?shù)氐墓媚锩枥L啊,但為了保存這個美好的傳說,只得俯首稱是了。

  據(jù)降邊嘉措先生研究,《格薩爾》史詩誕生于公元前后至公元五六世紀,于吐蕃時期(公元七至九世紀)基本形成,在吐蕃王朝崩潰(公元十世紀)之后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另據(jù)考證,公元七世紀開啟的唐蕃古道經(jīng)過果洛、玉樹、甘孜進入西藏的昌都,而這也正是格薩爾嶺國的活動中心。遙想一千多年前,這里車輪滾滾、旌旗獵獵、人潮如海,也許并不像今天這樣寒冷寂寥。“格薩爾大道”與“唐蕃古道”在這個區(qū)域交叉重疊,恐怕不僅僅是個偶然。


圖為藏東明珠昌都

  西藏自治區(qū)的昌都市到四川省的甘孜州有兩條大道。一條從江達跨過金沙江到德格,一條從芒康跨過金沙江到巴塘,可以稱之為名副其實的“川藏大道”。這實際上就是國道317、318由東向西的延伸線路,也是川藏茶馬古道的兩條主路,在巴塘的鸚哥嘴至今仍留有“孔道大通”的摩崖石刻。昌都,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是川藏茶馬古道和滇藏茶馬古道的交匯之地,前些年連續(xù)去過幾次,但這次去的感受完全不同了。雖然到達昌都時已是夜里11點了,本來昏昏欲睡但卻被眼前的景象驚醒了,高樓櫛次鱗比,道路整潔通暢,滿城燈火輝煌,一座城市整個變了個模樣,“藏東明珠”果真是名不虛傳。

  昌都公路也變得非常好走。8年前從左貢到芒康,翻過的兩座大山至今歷歷在目。海拔5130米的東達拉山雪大路滑、泥濘不堪。更為兇險的是“角巴山”,雖沒有東達拉海拔高,但從瀾滄江邊拔地而起,下面的江水看起來只是一條細細的曲線,道路狹窄、盤旋曲折、坑坑洼洼、塵土飛楊,被虐稱為“腳怕山”。同行的一位老兄喜歡照相,但拍著拍著逐漸沒動靜了,當時我們還不知所以。待下到山底聽到他問師傅是否還原路返回時,方才明白他是被嚇住了。返程的時候,老兄不敢坐在臨江一面的車座上,不敢觀看外面的風景,也再沒有舉過相機。但是這一次的路過情況已大為改變,道路加寬取直,而且全部鋪成了柏油路,速度明顯加快了很多,也不用那么膽戰(zhàn)心驚了。


圖為鹽井的古鹽田

  鹽和茶,是高原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樣物品?!陡袼_爾王傳》中就有一部《羌嶺大戰(zhàn)》,講述嶺國和羌國爭奪鹽田的戰(zhàn)爭。故事里的鹽田,有的說在北方草原,有的說就是現(xiàn)在的芒康鹽井。我們在鹽井看到,金沙江東岸的鹽田已經(jīng)基本廢棄了,西岸的鹽田主要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留下來,也供游客觀賞,產(chǎn)量并不高。紅色的的土地,滔滔的江水,層層疊疊的鹽田,形成金沙江邊一道獨特的風景。當然,來鹽井一定要吃本地的“加加面”。每個人面前有一個小筐,里面放著石子,吃完一碗,拿出一顆石子計數(shù)。在《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這家“鹽井正宗面”,最高記錄是147碗,我們同行者有一人最多吃了25碗,我只吃了17碗,和最高紀錄差距巨大。飯館里躍動的音符,比賽的節(jié)奏,一碗接一碗的速度,倒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圖為鹽井的加加面館

  云南迪慶州到四川甘孜州也有兩條大道,一條從德欽的奔子欄到得榮,一條從香格里拉的東旺到鄉(xiāng)城,可以稱之為“香格里拉大道”。香巴拉本是佛教語詞,在藏傳佛教和東巴文化中,是人們追求的一個隱秘的理想國。上世紀20年代,美國探險家洛克來到川滇藏交界地區(qū),為《國家地理》雜志拍攝了大量照片,撰寫了許多考察報告。詹姆斯.希爾頓根據(jù)洛克的描述于1933年發(fā)表了小說《消失的地平線》,香格里拉成為全球旅游者尋找的“最后的人間凈土”。一段時間,麗江、迪慶、甘孜、昌都紛紛爭奪“香格里拉”的歸屬地,就像曾經(jīng)的甘孜、果洛、玉樹爭奪“格薩爾故鄉(xiāng)”一樣。但是一旦人們回歸到理性,原來香巴拉本就是個虛幻的世界,“大香格里拉旅游圈”把這幾個地區(qū)都包含在內(nèi),也就成為了大家的共識。香格里拉的“藍月山谷”曾經(jīng)輝煌,稻城亞丁的“日松貢布”后來居上。本是同根生,相爭何太急,共同發(fā)展、相互支撐,才能實現(xiàn)互利雙贏。


圖為高山上的彝族新村

  涼山彝族自治州到甘孜州還有兩條大道,一條從木里到稻城亞丁,一條從冕寧到九龍,可以稱之為“藏羌彝大道”。四川木里和甘肅天祝是全國僅有的兩個藏族自治縣,一南一北把守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而這條邊緣地帶正是歷史上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走廊。盡管在學術(shù)上有爭議,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彝族、納西族等西南地區(qū)的多個民族主要源自北方的古羌人。木里雖是藏族自治縣,卻隸屬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縣內(nèi)又有個俄亞納西族自治鄉(xiāng),具有典型的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特點。木里大寺是康巴地區(qū)有影響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木里土司當年掌控著一個封閉獨立的王國,洛克曾經(jīng)三次到木里,與有著僧人身份的“木里王”結(jié)下特殊的友誼,并在木里土司的批準和護衛(wèi)下抵達稻城亞丁,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發(fā)現(xiàn)了香格里拉。今天的木里,可能仍然是中國最難以進入的一個縣域。很遺憾,我至今仍然沒有到過木里。我在西邊的稻城亞丁想象木里的感覺,或許就像當年洛克在東邊的木里眺望亞丁神山一樣,充滿了期待和幻想。


圖為錦屏水電站

  11月上旬,我又一次站在了雅礱江邊。在九龍縣煙袋鎮(zhèn)和魁多鄉(xiāng)的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雅礱江的浩蕩江水,再也聽不見雅礱江的滾滾波濤,上游巨大的錦屏水電站斬斷150公里的大拐彎,在對面冕寧縣的大山里鉆了一個洞,水流奇跡般轉(zhuǎn)向而去。錦屏電站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高305米,為世界同類壩型中第一高壩。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的大壩,比電影007《黃金眼》中詹姆斯•邦德縱身跳下的瑞士韋爾扎斯卡大壩還要高出80米,讓人嘆為觀止。穿過一條長達17.5公里的隧道,就來到?jīng)錾街莸拿釋幙h,就是當年劉伯承與小葉丹“彝海結(jié)盟”的地方。就在這條隧道深處,有一座世界上巖石覆蓋最深的暗物質(zhì)實驗室,垂直深度達2400米,清華和上海交大的團隊正在這里進行探測研究。從錦屏水電站控制區(qū)出來5公里,竟然是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那天被門口崗哨告知不允許參觀,第二天從《新聞聯(lián)播》得知在我們離開后約6小時,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了兩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在大西南這樣一個偏僻的角落,卻集中了這么多高大上的工程和高精尖的技術(shù),實在出人意料之外。


圖為亞丁“三怙主”日松貢布 攝影:摩梵老尹

  走過四季,走進陽光,條條大道通康巴。康巴,是放牧心靈的地方。當繁華散盡,還是邊地最美!(中國西藏網(wǎng) 圖、文/尼瑪嘉措)

(責編: 王茜 郭爽)
用戶名密碼注冊
發(fā)表評論
最新最熱

相關(guān)閱讀

    ?
  • 觀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聞
  • 治國理政進行時
  • 老西藏精神
  • 尼瑪嘉措:紅軍走過的地方
  • 亞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