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隊隊員給群眾分發(fā)飲料。 記者葸青華攝
金秋九月,正值秋收的黃金時節(jié),墨竹工卡縣甲瑪鄉(xiāng)赤康村的農(nóng)作物大面積成熟,村民們正翹首以待,喜迎秋收。
站在自家的田坎上,看著一片片沉甸甸的青稞穗,聞著空氣中彌漫的沁人心脾的青稞香,年逾50的赤康村仁青崗小組的瓊達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青稞豐收開心歸開心,但這也成了赤康村大多數(shù)家庭的犯愁事:“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在外務(wù)工,這么多青稞地如何才能及時收割完?況且村里僅有的一臺收割機還需要維修,還需要加油,錢從哪里來?”
正當(dāng)村民們一籌莫展時,駐村工作隊送來了“及時雨”:投入5000元維修收割機、給收割機加油。
頓時,村民們喜上眉頭,自己的犯愁事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得到了圓滿解決。村民們用雙手緊緊握住工作隊隊員的手,高興地說:“圖其切!圖其切!(謝謝)”
“不用謝,這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看著村民們投來感激的目光,工作隊隊員知道,這是村民對自己駐村工作的認可。
考慮到有部分小塊青稞地?zé)o法用收割機收割,工作隊毅然決定,幫助缺少勞動力的家庭收割。在青稞地里,會干農(nóng)活的隊員立即成了“師傅”,三五名“徒弟”就圍著“師傅”學(xué)習(xí)收割要領(lǐng)。于是,這個特別的“青稞收割隊”走進田間地頭,高挽袖子,手握鐮刀,揮汗如雨收割青稞。
看著這情景,村民瓊達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家的多個小塊青稞地不一會兒就收割了一半。普瓊說:“這些青稞地,我家往年收割需要四五天,今年大半天就收完了!”“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的關(guān)懷、干部的身影。”正在瓊達喜上眉梢時,駐村工作隊員又把早已準(zhǔn)備好的飲料送到了村民的手中。
駐村工作隊不失時機,利用收割青稞的間隙,把“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講堂搬到了青稞地里,組織村民進行集中宣講,與群眾同勞動、同學(xué)習(xí),深得村民歡迎。
駐村隊員們說,深入推進駐村工作,深入基層為群眾收割青稞,這是我們切實解決服務(wù)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