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湿又滑的粉嫩18p国产,久久久久久精品观看对白离婚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高清在线国产午夜网站

探秘三江源丨瀾滄江園區(qū):我想和雪豹有個約會

T-
T+
評論 收藏打印
作者: 姜燕發(fā)布時間: 2017-09-13 09:38:06來源: 新民晚報

三江源國家公園不僅有壯美的自然風景,無與倫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采訪途中,公路兩旁不時出現(xiàn)在草原深處漫步、用餐的藏羚羊、藏野驢、藏原羚等,令記者們興奮不已。

公路邊一群漂亮的藏野驢讓記者們興奮不已。

我們和這些高原生靈之間,最多也就是短時的互相圍觀關系,而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牧民,卻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他們是這樣熟悉——

青海省治多縣64歲的牧民,現(xiàn)在的國家公園生態(tài)管護員彭措描述起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生動得像在講故事。

生態(tài)管護員彭措繪聲繪色地講起野生動物的習性。

“春夏秋冬,野生動物分布規(guī)律不同。夏天太熱,食草動物喜歡在水草好的地方活動,有的會跑到高山山頂上涼快,這些涼快的地方也能看到一些食肉的野生動物;到了冬天,水邊又看不見動物了,食草的野生動物喜歡跑到高山的陽面山坡上,或者周邊巖石上、懸崖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食肉的就喜歡躲在懸崖的隱蔽處,伺機捕獵。”

采訪車隊沿途拍攝到的藏狐。西海都市報提供

家里有棕熊“光顧”,遭到破壞的不在少數,牲畜被吃更是家常便飯。瀾滄江畔的雜多縣昂賽鄉(xiāng),2015年被雪豹、狼、棕熊以及豺等吃掉的家畜就達到戶均4.6頭,最多的一戶損失多達23頭,戶均損失達到5000元。

治多縣今年7月15日左右,牧民達丁日沙家的“冬窩子”(牧民家在冬季牧場的房子,夏天沒人?。┍?ldquo;盜”,家里除了茶葉粉條沒被吃,其他都被棕熊這個“吃貨”吃得一干二凈,家具也都被弄壞了。雖然家里裝了鄉(xiāng)里配的網圍欄,但智商頗高的棕能在網圍欄下挖了個洞,從底下鉆進去了,讓人哭笑不得。

更有甚者,還有牧民丟了性命。就在我們采訪的前幾天,治多縣扎和鄉(xiāng)兩個人分頭外出尋找走失的牛,其中一人意外遇上熊,只在對講機里講了一句“快被熊吃了”,就再也沒有聲音,被發(fā)現(xiàn)時身上受傷二十多處,在送縣醫(yī)院的途中身亡。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棕熊。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可是,若你問他們,恨野生動物嗎?他們一準拿不可理解的眼光看著你,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他們祖祖輩輩與野生動物同為這片森林和草原的主人,即使是從前手中有獵槍,到狼吃掉牛羊或熊闖進家里時,也不會獵殺,只會喊叫著將它們嚇走,除非迫不得已。

生態(tài)管護員在巡山途中拍攝到的母子情深——藏野驢。卓瑪加 攝

生態(tài)管護員在巡山途中拍攝到的母子情深—野牦牛。卓瑪加 攝

牧民們“熟識”野生動物,在如今的生態(tài)保護上派上了用場。在瀾滄江河谷雜多縣昂賽鄉(xiāng),鄉(xiāng)政府辦公樓墻上貼著的許許多多照片中,有一張?zhí)貏e扎眼。照片上,一個50來歲的牧民貓著腰,“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干什么。鄉(xiāng)黨委書記扎西東周說,他是年都村二社的牧民,正在安裝一只監(jiān)測野生動物行蹤的紅外相機,所以要模仿野生動物行走的高度,測試鏡頭的位置。牧民們知道野生動物慣常的行走路線,裝下的紅外相機收獲豐厚,僅在這一個點上,一年多來就拍到了猞猁、金錢豹、狐貍、棕熊、白唇鹿、巖羊和白馬雞的“靚照”。有個點上還拍到過極為罕見的雪豹交配照片,上了央視。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馬麝。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盤羊。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白唇鹿。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藏狐。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在全部試點的2000平方公里范圍內,還監(jiān)測到過21只雪豹和7只金錢豹,大型肉食動物領地重合的照片,有力地證明了三江源地區(qū)充足的食物來源。這是雜多縣政府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聯(lián)合組織的瀾滄江源園區(qū)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2015年啟動。年都村有42名牧民都成為了監(jiān)測員,能加入到這項工作里來,大家的興致都非常高。

在車和摩托無法通行的山區(qū),生態(tài)管護員只能騎馬前往,被稱“馬背上的管護員”。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昂賽鄉(xiāng)所屬的雜多縣地處三江源核心保護區(qū),是瀾滄江的發(fā)源地,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qū)全境便設在這里,包括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果宗木查、昂賽2個保護分區(qū)。雜多縣生物多樣性豐富,更有“中國雪豹之鄉(xiāng)”的美譽。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

昂賽鄉(xiāng)是全縣海拔相對較低(3900米左右)、氣候較好的地區(qū),不但有著極其優(yōu)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生物多樣性堪稱一本高原生物百科全書。扎西東周介紹說,現(xiàn)在瀾滄江源園區(qū)已布設100臺紅外相機,覆蓋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捕捉有效照片超過25萬張。這一成果將延伸到另兩個村,實施同樣的網格監(jiān)測。未來還將在昂賽鄉(xiāng)劃出96個區(qū)域,通過 GPS定位,實施監(jiān)測,每3個月將照片收集一次,傳遞到北京做數據分析。

8月底,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大摸底”工作也剛剛結束。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收集整合國內外研究單位和團隊現(xiàn)有野生動物調查研究成果,并在野外實地補充調查基礎上,初步建立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區(qū)域內野生動物本底數據庫,為今后園區(qū)內開展長期監(jiān)測以及生態(tài)體驗點確立提供合理科學依據。

采訪車隊途經可可西里時拍攝到的黑頸鶴。西海都市報提供

生態(tài)保護得好,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增多,固然是好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牧民財產損失的概率也會更高、數量更大,也會挫傷牧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昂賽鄉(xiāng)解決這個問題有個好辦法。昂賽鄉(xiāng)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因地處景色堪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瀾滄江河谷,擁有世界級的生態(tài)資源,自然而然與外界接觸較多,國際漂流活動、國際青年創(chuàng)意大賽都辦過,意識上往往得風氣之先,讓人刮目相看。

瀾滄江大峽谷美景。

2016年,“人獸沖突保險基金”在昂賽鄉(xiāng)年都村試點。這份保險基金由政府、民間組織、牧民投保共同組成,牧民的每頭牲畜僅需投保3元,每頭牲畜最高補償標準可達1500元,最低500元。牧民對自家牲畜的管理也納入補償審核之中,管理得當者可獲相應獎勵,因自身管理不善,導致牲畜遭野生動物攻擊死亡則不予補償。

扎西東周說,保險基金鼓勵并協(xié)助牧民開展主動管理,損失數量明顯下降。2015年全年有300多頭牲畜被捕食,而2017年到8月份僅僅發(fā)生了17起。這種補償機制的建立,也讓牧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牧民家的牦牛和旱獺。西海都市報提供

這個好辦法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也非常重視,投入大量資金,準備推廣。資金的后顧之憂一解決,昂賽鄉(xiāng)政府更有信心了。

湖中的水鳥。

在昂賽鄉(xiāng),我們還聽說了牧民救助小雪豹“薩周”22天的故事。雪豹行跡隱秘,行動如風,極難一見,想和它有次“約會”,基本上是天方夜譚。這一次,可能是人類與雪豹相處時間最長的記錄了。

去年1月6日,小雪豹“薩周”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那天早上,藏族小伙子巴登和伙伴次丁在去縣城的路上,突然看到山坡上走下一頭雪豹。他倆馬上拿出相機拍照,雪豹行動如風,可這只雪豹卻動作遲緩,沿著山林邊的圍欄晃晃悠悠地走。兩人以為它想鉆過圍欄,便拉起欄網。奇怪的是,它過去后依然不走,轉圈緩行,幾次還險些摔倒。

受傷的小雪豹被發(fā)現(xiàn)。次丁 攝

兩人大著膽子上前查看,這才發(fā)現(xiàn)它左后腿血肉模糊,頭部多處傷口且血液顏色鮮紅。他們果斷地將小雪豹抱上車,朝鄉(xiāng)派出所開去。

巴登和次丁迅速將小雪豹抱上車,送回鄉(xiāng)派出所。次丁 攝

一時間,清靜的河谷因一只小雪豹的命運緊張忙碌起來。鄉(xiāng)長昂文久巴馬上聯(lián)絡獸醫(yī)站,醫(yī)生背起醫(yī)藥箱就趕來為小雪豹包扎傷口,有人迅速聯(lián)系到北京大學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專家,將視頻和照片在第一時間傳了過去。

獸醫(yī)和森林公安趕到現(xiàn)場,救治小雪豹。次丁 攝

小雪豹的診斷很快出來了。這個1歲半的“小可憐”可能是因為靠近人類活動區(qū)域,曾遭到狗群的攻擊受傷,失去了覓食的能力,餓得走不動路了。

牧民俄索暫時“收養(yǎng)”了它。小雪豹住在俄索家院子中間一只半間屋大的籠子里,俄索給它墊上干草和軟墊,為它準備了碎羊肉和牛肉湯作為“歡迎午餐”。“薩周。”俄索叫它,藏語里”薩周“便是小雪豹的意思。薩周不動,它連抬頭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俄索將兩斤多重的羊肉切碎,送到它的嘴邊,它才慢慢嚼起來。

牧民俄索正在喂食小雪豹。俄索提供

“薩周”的眼睛好像也受傷了,因為它總是“不撞南墻不回頭”。俄索怕它再受傷,用厚厚的布將鐵欄和墻邊都包了起來。被悉心呵護了幾天之后,”薩周“體能恢復,意識轉好,視力也恢復了,這讓大家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但同時,野性也回歸到它的身體里。

1月21日,恢復健康的小雪豹非常神氣。昂賽鄉(xiāng)供圖

被他咬傷一次之后,俄索只敢遠遠地將食物扔過去。每到夜深人靜,它也會變得狂燥不安,拼命撞擊鐵籠,想要出去。但是它傷口未愈,還不能離開。俄索等幾個人就輪流值夜班,一發(fā)現(xiàn)小雪豹燥動,就“制造”點聲音出來,讓它恢復安靜。

“薩周”的離開讓人們著實感受到了野性的魅力。22天后,北京動物園的專家親臨鑒定,它已完全恢復,可以放歸山林。那天,人們帶著放養(yǎng)籠來到一片空地上,籠門一打開,小雪豹”噌“地一下便直沖出去,四肢騰空,瞬間消失在山林中。

小雪豹放生時的情景。西海都市報提供

小雪豹放生時的情景。西海都市報提供

“薩周”走了,最失落的是俄索。雪豹野性強,每每見到陌生人,總是大力抓撓籠子,大吼大叫,而當他經過時,他只是乖乖地趴在籠子上,呼著粗氣。一年多來,俄索時常想,不知道”薩周“在干什么,是不是安全,能不能自食其力,或者有了什么變化?可是,“薩周”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連紅外相機也沒有捕捉到過“薩周”的身影。

相關鏈接>>

三江源地區(qū)位于我國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qū),是亞洲最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和全球最敏感的氣候啟動區(qū)之一。

本次“三江源國家公園全國媒體行”采訪活動由青海省委宣傳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廣汽傳祺主辦,西海都市報承辦,全國20余家媒體的數十名記者參加。

2016年3月5日中辦、國辦正式印發(fā)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這標志著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誕生。三江源國家公園包括“一園”即三江源國家公園,“三區(qū)”長江源(可可西里)、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qū),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占整個三江源面積約31.16%。這里不僅擁有著地球罕見的高原濕地景觀,豐富的動植物種群,還承擔著探索國家公園體制下如何實現(xiàn)生態(tài)與民生并軌保護的重任。

(責編: 央卓)
用戶名密碼注冊
發(fā)表評論
最新最熱

相關閱讀

  • 觀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聞
  • 治國理政進行時
  • 老西藏精神
  • 尼瑪嘉措:紅軍走過的地方
  • 亞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