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湿又滑的粉嫩18p国产,久久久久久精品观看对白离婚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高清在线国产午夜网站

巴藏溝:見到你“廬山真面目”

T-
T+
評論 收藏打印
作者: 張揚 徐青發(fā)布時間: 2017-08-18 10:25:51來源: 海東時報

  神秘的阿伊賽邁雪山

  多年前初來海東時曾“誤闖”進平安巴藏溝,因干旱少雨,那里的貧困景象讓人難忘,由此便有了重走巴藏溝的沖動,就是想迫切知道那里有了哪些變化。

  一條干涸的河床

  從平安城區(qū)沿109國道東行3公里然后往南拐,就是通往巴藏溝的道路,走進溝口,迎接我們的第一個村莊就是東營村。因靠近109國道,東營村有不少商鋪,其中汽車修理、補胎的商鋪居多。再往南走就是上莊村,村內(nèi)小廣場上有一個亭子,里面掛著一口大鐘,讓整個村落頓時有了古樸的味道。

  出上莊村后,巴藏溝便赫然出現(xiàn)在視野里,這是一條幾近干涸的河流,就像一根放大了的獸骨或魚刺,被隨意丟棄在紅彤彤的山巒間。巴藏溝溝口處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山上幾乎沒有植物,沿著河溝和道路,稀稀拉拉的白楊就是一個個哨兵挺立著,見到我們到來,全部拍手表示歡迎,我們給它們行注目禮,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生存,它們是多么頑強,也正因為它們的存在,讓巴藏溝有了別樣的風(fēng)景。

  因為巴藏溝缺水,注定是一個貧困的地方,這一推理在路邊的索家村得到印證。今年74歲的王玉蘭16歲從平安城邊的沈家村嫁進巴藏溝,見證了這里的點滴變化,也有著更多的感慨。據(jù)王玉蘭回憶,她結(jié)婚時家里收了200元的彩禮,還有8套床單,因為公公婆婆都是村干部,婚禮辦得還算體面。上世紀90年代初,她的兒子結(jié)婚時,女方家要了5萬元的彩禮,其中借了3萬元的外債,三四年才還清,“兒媳婦是樂都山里的,周邊村里的姑娘都不愿嫁到這里來。”越是貧窮,彩禮越是高漲,索家村原村委會主任李英成表示,目前當(dāng)?shù)剞r(nóng)村彩禮已經(jīng)高達20萬元,還要有房有車,車是不低于10萬元的小車,房要樓房帶空調(diào),“現(xiàn)在村里至少有三四十名大齡青年找不到對象。”

  阿伊賽邁的傳說

  當(dāng)汽車沿著巴藏溝繼續(xù)前行,就會來到一個叫上郭爾的地方,整條溝在這里忽然變了顏色,周圍的山峰都郁郁蔥蔥,高大的灌木和草地為大地披上了綠裝,沙棘也開始結(jié)出青青的果實,大片的油菜花正在盛開。這里的油菜花和別處不同,開出的花朵有多種顏色,被當(dāng)?shù)厝罕姺Q為“七彩油菜花”。

  巴藏溝的盡頭就是阿伊雪山腳下,一股清泉正從一塊巨石下噴涌而出。如今,平安區(qū)在這里著力打造的阿伊賽邁景區(qū),早已成了花的海洋?;ɑ艿姆N子是政府免費提供的,每種一畝花卉,農(nóng)戶就能得到1500元的補貼,這是上郭爾花海源源不斷的動力。

  上郭爾村民不僅盡享“花卉經(jīng)濟”,還得到“旅游經(jīng)濟”的滋養(yǎng)。賈旦萬杰和田南杰開的農(nóng)家樂靠近山根風(fēng)景最優(yōu)美處,他們兩家去年得到近5萬元的精準(zhǔn)扶貧款,就在村邊開了一個農(nóng)家樂,一年下來純利潤也有兩三萬元,今年他們把農(nóng)家樂搬到山腳下,并擴大了規(guī)模,很多外地游客都慕名前來。

  阿伊賽邁雪山是當(dāng)?shù)夭刈迦罕娦闹械纳裆?,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年欠唐拉山神將桑買和桑朵小兩口分到樂都上北山建起家園,小伙子桑朵天天打獵,妻子桑買放牛擠奶,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時間長了,桑朵和桑買也有了三個孩子,一天他倆為了一件小事爭吵不休,桑買忍無可忍,就把一桶牛奶潑在了桑朵的頭上,這是桑朵正在揉皮子,就拿起板子順手在桑買肩上打了一下。桑買生氣地走出家門,三個兒子也跟著媽媽走了,最終就住在了巴藏溝。老桑朵仍住在上北山,就是現(xiàn)在的松花頂,因為頭上被潑了牛奶,山頂上終年被積雪覆蓋。桑買就是現(xiàn)在的阿伊雪山,如今這個山頭的左肩比右肩低,就是被桑朵打的,阿伊雪山前面三個小山頭,就是他們的三個孩子。

  河湟文化之旅

  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此曝毨浜蟮陌筒販蠀s完整地保留了河湟文化的原汁原味,典型的河湟莊廓院在這里比比皆是,行走巴藏溝,其實就是一場河湟文化之旅。

  與此同時,農(nóng)村環(huán)境的改善,也讓巴藏溝舊貌換新顏。李英成告訴我們,以前巴藏溝內(nèi)一律的土坯房,進入2000年以后,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得到有效改善,磚瓦房多了起來,溫飽問題也得以解決。在索家村以及巴藏溝沿線所有村落,每家每戶的莊廓院如今都修建了漂亮的大門和圍墻,路邊還種植了各種草花。李英成說,這就是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成果。2012年至2013年間,索家村共爭取到34戶人家大門和圍墻項目,僅修建大門政府就為每戶投資2300元,圍墻每戶免費提供紅磚2萬匹、水泥4噸。

  村容村貌好了,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也在調(diào)整,現(xiàn)在巴藏溝沿線各村開始大力發(fā)展特色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在沿途欣賞河湟民居的同時,游客在這里還能采摘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爾官新村是巴藏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住進新房的村民仍沒有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而是轉(zhuǎn)變了一種活法。在爾官老村東側(cè)的臺地上,20多個拱棚內(nèi)生機盎然,這里就是精準(zhǔn)扶貧項目——無公害拱棚蔬菜種植基地,它們的主人原來都是貧困戶,如今通過種植無公害蔬菜走上致富路。

  星重貴在自家拱棚的大門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用大大的字書寫出“蔬菜采摘”幾個字,還有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其他人家的拱棚一樣,星重貴家的拱棚也是政府投資給他們貧困戶建設(shè)的,每個拱棚6分地。今年4月份,星重貴買了1600株辣椒苗栽進來了拱棚內(nèi),苗每株0.9元錢,政府還補貼0.6元,實際上他的初期投資僅不到500元。半個月前,星重貴家的辣椒開始對外銷售,十里八村的村民聞訊都來采摘,目前已經(jīng)收入1000多元。“自家種的辣椒新鮮,價格也便宜,很受村民們歡迎,每個拱棚掙1萬多元不成問題。”星重貴說,他今年還養(yǎng)了30只羊,至少能賣2萬元,這樣一年的收入就很可觀了,兒子的婚事也就有盼頭了。

  賞農(nóng)家院,摘農(nóng)家菜,為巴藏溝河湟文化之旅注入了新的內(nèi)涵。

  尋找一個秘密所在

  并不起眼的巴藏溝,卻隱藏著一個神秘所在;看似貧瘠的巴藏溝,卻有著一個強大的精神家園,那就是巴藏溝上馬家村的上拱北。

  上馬家是海東的一個普通回族村莊,質(zhì)樸而簡陋,村子西側(cè)就是小有名氣的清泉水庫,如今修建一新,可惜的是尚未蓄水。緊挨水庫北面的就是臥牛山,不高的山頂上,一座古老的建筑讓上馬家被濃郁的文化所包裹。那座古老的建筑,就是著名的上拱北,距今已經(jīng)有300多年的歷史。

  作為華夏民族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史悠久的回族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穆斯林拱北,就是承載宗教、民俗、文化的載體之一。拱北最早的圣賢傳承來自阿拉伯,后傳至中國,幾代后輾轉(zhuǎn)傳到青海省,并最終落腳平安縣巴藏溝鄉(xiāng)上馬家村。上馬家拱北占地不大,院內(nèi)靜謐肅穆,墻上鑲滿了奇花異草和飛禽走獸的磚雕,現(xiàn)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馬家拱北為“鮮門拱北”,屬中國伊斯蘭教四大門宦的支系之一。“拱北”是門宦道祖的墓地,又是繼任道主的靜修處,同時也是教徒的宗教活動場所。鮮門以其創(chuàng)始人鮮美珍的姓氏而得名。鮮美珍生于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歿于1739年(清乾隆四年),終年78歲。鮮美珍臨終前,由于長子鮮華哲尚幼,故將“可海日”(教權(quán)之印)教付他的阿文教師,第一門徒馬殿公代傳教門。后鮮華哲長大成人,繼為二輩道主,人稱“華者太爺”。馬殿公于1744年(清乾隆九年)逝世,終年91歲。鮮門后裔為紀念他代掌教權(quán),就在平安縣巴藏溝上馬家村的臥牛山頂修建了馬殿公拱北,后被人們稱為上拱北。

  上拱北占地1.2畝,磚木結(jié)構(gòu),由前后兩院組成,坐北朝南,全院有磚雕照壁、山門、兩側(cè)廂房組成,從二道羅漢門進入后院,院內(nèi)正在為面闊三間的歐山式祭殿,內(nèi)有馬殿公古土卜。整個建筑布局嚴謹,大量采用磚雕和木雕,造型生動,院內(nèi)松柏參天,環(huán)境幽雅,是值得一看的地方。(圖、文/ 張揚 徐青)

(責(zé)編: 央卓)
用戶名密碼注冊
發(fā)表評論
最新最熱
  • 觀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聞
  • 治國理政進行時
  • 老西藏精神
  • 尼瑪嘉措:紅軍走過的地方
  • 亞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