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信藏傳佛教的藏族人是酒的嗜愛者。從剛出生的孩子到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從居家日常生活到敬奉神靈的供品,藏族的男女老幼都與酒結下不解之緣。藏族人還創(chuàng)造了以青稞酒為載體的藏族酒文化,并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中國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在藏族地區(qū),一個新生命誕生的第三天,照例要請喇嘛來家為新生兒行灌頂禮,賜予他(她)以“生命力”。喇嘛到家后,在靠墻的供桌上擺列各種供品,其中包括象征“色”、 “香”、“味”、 “聲”、“觸”和“生命瓶”、“生命珠”、“生命箭”的各種碗、瓶、珠、盤。還要在一個人頭蓋骨碗中,盛滿了加糖的“生命酒”。當喇嘛念經(jīng)作法后,便將“生命酒”一匙,傾于其父母之掌中,使他們喝后,再蘸一點放入嬰兒口中,意為使他獲得生命之源泉。這樣,一個剛臨人世的藏族嬰孩便第一次在接受上師加持的同時,嘗到了酒的滋味。
每逢喜慶歡聚,飲青稞酒也是藏族人必不可少的活動,當斟滿清香的青稞酒捧奉給尊貴的來賓或村落的長者時,未飲之先總是要用指頭沾上杯中酒連彈三下,讓酒之微粒飄灑于空中和地上,這意味著將酒先敬獻給天神、地神和龍神,讓他們一同享受這玉露瓊漿。
西藏地區(qū)不少寺院每年都會舉行“攘災”法會以祛災祈福。在這種規(guī)模盛大、群眾參與性極強的宗教活動中,照例要舉行“跳神” (一種以酒敬神的宗教舞蹈),其中要跳一種“拋潑金酒”的神舞,場面十分絢麗壯觀。在“拋潑金酒”的舞蹈中,有十五名舞者身著彩衣,頭戴黑帽,圍成一圈,另有執(zhí)壺、執(zhí)杯者各二人,相向站立于舞場中間。舞蹈開始時,執(zhí)壺者向杯中注入“金酒”,放入一小撮青棵。然后便持杯作舞,舞畢將杯中酒拋潑而出。然后,執(zhí)壺者再次注酒入杯,再執(zhí)杯舞,再拋潑,這樣重復四次。據(jù)說這種“金酒”是用金、銀、紅銅、黃銅、鐵等“五金”磨的粉,滲入酒中而成。“五金”象征珍寶,酒則代表美味佳肴。
事實上,不僅在這些群眾性的宗教活動中,即使在寺院中的神像前,酒也作為一種供品出現(xiàn)。在藏傳佛教寺院的密宗殿內(nèi),就要向護法神前供奉酒。佛教是非常重視儀式、儀規(guī)的,向神佛供奉更是必不可缺。佛教供品包括外觀漂亮的欣賞品,美妙動聽的聲音,能聞、能嘗的美食,輕巧柔軟的衣衫,珍貴的珠寶、飾物等五大類。藏傳佛教在供品方面種類尤其繁多,不可勝數(shù)??杉毞譃椋褐鞴┢?如栽培的花朵)、無主供品(如野生的花卉);有形供品(如實物),無形供品(如音樂、念誦);以及世間供品、出世間供品等共十六大類。而酒作為西藏地區(qū)人民普遍嗜愛的東西,自然是最佳供品之一了。